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笔者周围的朋友都开始进入了谈婚论嫁的阶段,被一片又一片的红色刷屏的同时,有人开始称每个月接到的红色请柬是单身狗粮发放机,在被一次又一次虐狗的同时,也有一个现象值得广泛关注,这就是笔者周围的同学、朋友之中涌现出一大批的单身女性朋友,她们具有高学历、高收入、高颜值的三高特征,但是她们又都很可惜的被归入一个带有歧视性的称谓“剩女”,笔者一直都很想问,这是一种常态吗?
2016年11月30日,由社科院人口所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7》却回答了笔者的问题,报告的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之后中国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女性在毕业以后的结婚率下降显著,下降到了50%以下,其中25-34岁的适婚女性的高学历下降比例尤其严重。统计数据告诉我们,高知剩女现象不是个案,而是一种正在成为趋势的常态。笔者就想用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一下,为什么学历越高被剩下的概率越大。
中国有句古老的传统说法,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基本上在中国的大部分传统名著中,男女在适合的年龄结婚都是一种被誉为天伦大道的东西。而在西方,人们对爱情对婚姻更是寄予瑰丽的想象,即使在爱情中如飞蛾扑火也都在所不惜。但是,我们在期冀于美好爱情的同时,不如静下心来用一个客观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婚姻到底是什么?
从经济学的逻辑角度出发,婚姻是一种很特殊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是由人类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所决定的。在著名的经济学导师马克思的笔下,也曾经大量的论述过人类从原始阶段到资本主义乃至社会主义阶段的婚姻关系。
从经济发展的水平来看,在原始社会阶段,大多数的人还都处于一个大的部落之中,在这里有现代意义上的婚姻是不现实的。现在的婚姻制度最早也就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末期,随着劳动分工的不断细化,婚姻开始出现,婚姻出现的原因就是因为不同的专业化要求,产生了不同的职责,即在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环境中,由丈夫从事体力劳动,有妻子从事家务劳动,这既是男女不同生理构造的体现,也是经济互补专业化分工的表现,从而促使一个家庭的经济收入最大化。在中国有句古老的俗语:男主外,女主内。
这个时候,两人爱情的结晶:孩子,就会以一种特殊产品的形式存在,在传统的社会中,由于抚养孩子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就直接导致了妻子难以有时间在市场上从事工作以赚取额外的收入,再加上并没有生育的限制,一个家庭往往会有多个孩子,这种多子现象更把女生束缚在家庭之中,让女性的生活选择余地较小。对于女生而言,传统的家庭把女生牢牢地限制在维持生存和繁衍生殖的动物性定义上,让女生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基因的奴隶”,并且直接导致了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
由于通过三纲五常、道德伦理将女性束缚在家中,女性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男人的附庸,女性因此承担了极大的经济风险:
这就是在婚姻中的男人违约成本极低。如果一对夫妻在贫贱的时候就已经结婚,那么女性就会自然的进入生儿育女,照顾家庭的状态,这个时候女生最引以为傲的容貌等资本处于不断的贬值状态,而男性的事业等资本却在长期升值的状态,等孩子终于长大的时候,妻子也为家庭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美貌,等丈夫事业有成的时候,他出轨去找一个更漂亮的女人反而成为了大概率事件。这种对女性极为不公的现象,却是古今中外屡见不鲜。
其实,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剩女”这个词汇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带有歧视性的。但是,基于社会约定俗成的称谓,笔者并不想在这里去凭空造一个词汇出来,还是用它。笔者认为高知剩女的出现,是一种女性对于婚姻意义的转变。
一是女性具备了躲避婚姻风险的能力。在传统的家庭中,女人一旦嫁人,就必须要依赖于自己的丈夫给自己提供生存资料,因此,女性在某种程度上就会成为丈夫的附庸(这就是笔者一直反对女性一结婚就成为家庭妇女的主要原因)。在传统的社会结构中,社会用男权的道德强加给女性“三从四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观念,将女性困在家庭之中。
但是,随着大量女生具有较高的学历和知识素养,女性在社会的谋生能力正在直线上升,一个有着自己生存能力的女人,完全没有必要依赖于男人,再加上家庭孩子养育数量的降低,科技对于家务的减负,女人拥有了更多工作的时间,可以投入进自己的事业,从而不会让自己的能力因为被困于家中而降低,从而女性具备规避婚姻风险的能力。
二是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在婚姻中,以基因来划分分工是在体力劳动阶段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进入了工业化乃至信息化时代之后,具有较高学历就代表着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现在女生在财富创造上的生产力一点都不低于男性,因此对于自身价值的追求也更大,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事业带来的成就感。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直接导致的结果,所谓的高知剩女并不是被剩下的,而是她们某种程度上自我的一种自愿选择。
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婚姻的意义一定会在经济与精神上被重新定义,婚姻对于两个人而言不再是一种必须的生产关系结合,而是一种对于精神共同追求的产物,这就需要广大的男性同胞摆正自己的位置,接受社会的现实。笔者的理念只有一个: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没有人会是婚姻的奴隶,精神的和谐才是婚姻真正的本质。